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教育途径、注意事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

(1)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性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待每一个学生。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科学教育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积极性。

(3)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将工作重点放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发展状况上,防患于未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从目的和功能看,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两方面内容,两方面相辅相成。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建立咨询机构,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宣传。(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调整自我,提高自我。(4)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同学之间良好沟通与进步。(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掌握其心理特点与思想倾向,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自我了解。(7)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包括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控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教育理念上,以“发展”为重,避免以“矫治”为主。(2)在教育目标上,以开发潜能为目的,避免以“治疗、解压、预防”为目标。(3)在教育途径上,需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并加强体验性互动活动的开展,打破以课堂教学和谈话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上一篇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高校教师常见心理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