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中古史(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中古史(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古史下复习题

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改正参考答案中的错误,由于扫描机器的原因,有些字不能识别,如“入”扫成“人”,“煬”扫成“场”,“笞”扫成“苔”等等还有不少,同学们发现以后告诉学习委员,每章统计出来,告知老师统一再修改。

•    第十六章 隋朝统一国家体系的重建

名词解释: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江都之变
1.大索貌阅: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盛行,他们享有不纳税的特权,所以手下隐匿大量百姓,对国家财政收人造成极大影响。隋文帝即位后,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按照规定,如果发现户籍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由于当时朝廷力量强大,士族门阀日趋衰落,执政比较严格,因此清查出大量的隐匿人口,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劳动力因此大大增多,赋税制度、统治秩序一度整肃。
2.输籍定样:隋文帝在清查户籍的同时,根据宰相高颎的建议,实行了“输籍定样”。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的推行,使得政府所辖户口和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力役来源。豪强地主势力也因此受到削弱。
3.江都之变:大业十二年(616年),隋场帝第三次到江都后,畏于北方农民起义的发展,不敢北还。江都城的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势力包围,隋场帝自知大势已去,日夜常醉,想保据江东。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江都人心惶惶。次年,隋将司马德戡等利用北方籍卫士思归的情绪,在江都发动兵变,攻入宫中,推举宇文化及为丞相,缢杀隋场帝。

问答题:
1、试述隋初政治改革的内容
答:隋初大力革新朝政。
(1)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有较大的改革。在中央,废除了北周实行的“六官制”,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公、三师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其中,秘书省职务较优闲,内侍省全是宦官,尚书、门下、内史三省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工部六曹。六部分掌全国政务,自隋定型。五省以外,增加御史台监察御史。在地方上,隋文帝撤销了郡一级建制,改地方行政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又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冗员,消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节省了开支。后来还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不许用本地人,这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属的惯例,防止了本地豪强地主垄断地方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开皇十年(590年),对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创立的兵制,府兵原为职业军人,不列人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改革后,军人与其家属一起编为民户,隶属于州县。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3)创立科举制。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吏,庶族出身的士人很难有仕进的机会。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场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等科,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4)编制《开皇律》。北周时期,法律时宽时严,刑罚混乱。隋文帝即位后,制定了《开皇律》。该律分为十二卷,共五百条,将刑罚分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答刑五种二十等。还规定对犯“十恶”者要严惩不贷。《开皇律》废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是唐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隋初对政治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正常统治秩序的建立,推动了政治稳定、社会发展。

2、试述隋文帝经济改革的内容
答:隋文帝称帝后,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1)继续实行均田制。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令实行均田制。隋代均田制规定每丁(十八岁以上)受露田八十亩,桑田或麻田十亩,妇人受露田四十亩。露田在受田人死后要归还国家,桑田或麻田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可以买卖。奴婢受田与平民相同,但对受田人数有限制,亲王之家限三百人,平民之家限六十人。丁牛一头受田六十亩,一家限四牛。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从百顷递减至四十亩(一说三十顷)。京官皆给职分田,一品为五顷,每低一品,减少五十亩。至九品递减至一顷。外官除职分田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公廨田。职分田的收人是官吏俸禄的一部分。公廨田的收入则为官署的办公费用。这两种田在新旧任官吏交接时,要随之交接,不得出卖。虽然农民受田往往不足定额,但继续推行均田制毕竟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一些土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因而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租调力役制。隋文帝开皇二年规定:十八岁以上为丁,要负担租调力役;六十岁为老,免除租调力役。租为田租,调为户调,力役即劳役。一夫一妇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交调绢一匹、绵三两,受麻田者交调布一端、麻三斤。无妻室的单丁及奴婢纳一半租调。丁男每年服力役一个月。开皇三年,减轻租调力役,规定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受田年龄仍为十八岁。受田者前三年不纳租调不服力役。调绢由每年一匹减为二丈,力役由每年一个月减为二十天。开皇十年(590年),又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租调力役的减轻和输庸代役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下令清查户口,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隋朝以前,政权更迭频繁,货币混乱。隋朝建立后,将以前各国铸造的钱币统统收回并销毁,推行新的五铢钱。隋朝铸造的五铢钱质量高,很受百姓欢迎。同时,隋文帝下令统一度量衡。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试评价隋炀帝
答:(1)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虽然他有一定的作为,但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隋炀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达数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炀帝就下令盛饰市容,装潢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隋炀帝帝穷奢极欲,贵族官僚们也竞相仿效,统治集团的无限挥霍,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 隋炀帝不惜民力,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兴建了许多规模巨大的工程。兴建这些工程时,不仅毫不考虑农时,而且役期严急,劳役过重,致使服役者大量死亡,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
(3) 隋炀帝即位后,三次大举进攻高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隋军虽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大业九年(613年),第二次进攻高丽。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隋炀帝仓皇撤军。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丽。隋炀帝因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隋炀帝就此撤军。进攻高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民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劳力和耕畜极度缺乏,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终于爆发起义。起义军在中原蜂起,炀帝在江南不敢回北方,最后兵变被杀。

•    第十七章    唐朝的建立与唐代国家制度
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法    唐代府兵制
4.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政府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在君主专制时代,国家权力是通过皇帝颁发诏令执行的。大体说来,中书主起草诏令,门下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职掌亦与隋制相同。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故习称唐代是三省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三省六部制度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发展,至隋大体定型,到唐前期又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实施大大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

5、租庸调法:租庸调法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或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50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唐代府兵制:隋唐都沿袭西魏北周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但由于唐朝对这一制度进行多次改革,所以唐代的府兵组织比以前更严密。唐代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十二卫,一小部分归东宫六率,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又称军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唐代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其选拔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卫士服役期间,免除其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府兵制虽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卫士个人的负担却很重。在均田制破坏的过程中,此制亦随之破坏,后为募兵制代替。

问答题:
4、简析唐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答:唐朝能够顺利统一全国,与当时的形势是分不开的。
( l )李渊起兵时,隋朝主力部队已经被农民军消灭,隋场帝困守江都,无力控制全国局势,隋朝统治事实上已经瘫痪。这对李渊起兵进行统一战争是有利的。
(2)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消灭了很多独霸一方的世家大族,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地方上逐渐形成了几大势力集团,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关中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易守难攻,唐朝建立后,利用地理优势避免来自东方的压力,避免了两线作战。
(4 )李渊集团军事战略运用得当,注意招揽人才。
5、简述唐代科举制度变化的特点
答: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对儒家经典的记忆,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百多种。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第十八章    大唐盛世

名词解释:
玄武门之变    唐蕃和亲    安西四镇
7、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其不是长子,因此与其兄太子李建成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当时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明争暗斗十分激烈。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在长安宫城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消灭了他们的势力,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其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8、唐蕃和亲: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六世纪后期,在今西藏西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其王称赞普。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都于逻些城。他数次遣使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人吐蕃和亲,嫁给松赞干布。唐高宗时,又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又以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

9、安西四镇:唐朝初年,西域被西突厥控制,割断了唐朝与西域的关系。在打败东突厥后,唐太宗开始向西进军,与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贞观二年(628年),西突厥发生内乱,可汗被杀,西突厥分裂,互相攻击,实力削弱。贞观九年(635年),唐将李靖在今青海地区击降吐谷浑,继续向西进军,与西突厥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贞观十四年,唐将侯君集率兵灭高昌国,以其地为西州,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八年,唐灭焉首。贞观二十二年,又灭龟兹,西域诸国纷纷摆脱西突厥,投向唐朝。显庆三年(658年),唐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城,统辖龟兹、于田、疏勒、焉曹等四镇,这就是著名的安西四镇。安西四镇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西域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问答题:
6、试评唐太宗
答: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在唐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朝廷大权。不久,唐高祖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其在位期间,开创了中国古代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个人的作为是不可忽视的:
(1)唐太宗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的教训,经常与大臣们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2)选贤举能。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
(3)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唐太宗鼓励臣下积极上谏,当时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使政治保持清明。
(4)轻摇薄赋、发展生产。唐太宗即位之初,关东、关中各地连续数年发生水旱霜蝗等灾,灾民很多。太宗下令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开官仓贩济,并准许灾民到非灾区就食。为减轻人民负担,太宗精简政府机构,撤并许多州县,节约了开支。为解决耕畜不足问题,唐曾与突厥等少数民族“互市”,换取了大量马、牛,用以耕田。“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方针政策,为唐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朝初年,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等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正因为如此,唐太宗才会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7、试述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形成的条件
答:武则天下台后,唐朝政局一度陷人混乱,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动荡的局面才得以稳定。唐玄宗针对唐中宗、唐睿宗时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采取措施,一方面保持政治上的稳定,另一方面大力进行改革。
(1)裁汰冗员,裁减闲散机构,慎选官吏,整顿吏治。挑选精干的官员,量才录用。
(2)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初,关东地区连续发生严重的蝗灾,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派出专使督察州县捕蝗,大大减轻了灾害。另外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
(3)改革府兵制。唐朝初年,沿用隋朝府兵制,高宗以后,府兵制逐渐破坏。开元十一年,玄宗废府兵番上宿卫制,改用募兵制,招募壮士充任中央宿卫。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又募人戍边。这样的兵制改革节省了番上、戍边往来于途的大量人力物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4)抑制食封贵族。唐初实行均田制,各级贵族按照规定可以享受不同数量的封田,这些封田不向国家纳租,对国家财政收人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唐玄宗即位后,于715年下诏,规定封家的租调由政府统一征收,送于京城,封家到京城领取。同时又规定,凡子孙承袭实封,户数减少十分之二。这些措施对压制食封贵族势力有一定作用。
(5)压抑佛教。武则天崇信佛教,修建了很多佛寺。唐中宗、睿宗时,佛教势力继续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714年,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所在不得兴建寺院,对抑制佛教势力有一定作用。正因为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时期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盛世局面。

8、简述唐朝前期商业的发展情况
答:唐前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的城市仍以政治性城市为主,纯商业性城市极少,但所有政治性城市都在程度不等地迅速增加商业经营的内容。
唐朝京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周围七十多里,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构成。外郭城是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共有一百零八坊和东西两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工商业区。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东市有二百二十行,数千肆,四周还有许多专为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西市比东市更繁华,而且外商云集,“胡风”甚盛。
当时各大城市和州以及多数县的治所都设有市。在乡村也有定期进行交易的场所,称为“草市”、“墟”或“集”。这些“草市’旧益增多,繁荣了乡村经济,后来很多就发展成为重要的市镇。

第十九章     危机与变革:唐代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二十章     唐代社会结构与人民生活

名词解释“:
淮西平叛    南衙北司之争    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10.淮西平叛:唐朝后期长期困于藩镇割据,皇帝几次试图削藩都没有成功。唐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的推行和大量江淮财赋的转运,中央政府的财力增强,宪宗决心裁抑藩镇,先后平息了几个藩镇的叛乱,提高了朝廷在与藩镇斗争中的地位。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派兵四处攻掠。次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但因为所用非人,出兵三年没有取得成果。元和十二年,唐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同时下令取消监军宦官,战局逐渐扭转过来。唐将李怨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率兵奇袭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淮西平定后,成德和卢龙等镇也先后归顺中央,唐朝又打败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恢复了表面的统一,但节度使拥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820年(元和十五年),唐宪宗被宦官杀死,河朔三镇相继叛乱,唐朝再次陷入藩镇割据
之中。

11、南衙北司之争:唐朝后期,宦官逐渐掌握了军权和政治决策权,日益骄横。宦官的专权,引起皇帝和一些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官和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当时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为“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宫廷北部,称为“北司”。史称此斗争为“南衙北司之争”。在双方斗争中,由于宦官地位特殊,所以在对朝臣斗争中往往处于上风。

12、甘露之变:唐文宗的祖父宪宗、哥哥敬宗都是死于宦官之手,因此文宗对宦官之祸害深有感触,即位后决心铲除其势力。宦官头目王守澄为了培植个人势力,于大和八年(834年),推荐郑注做御医给文宗治病,又推荐心腹李训给文宗讲说《易经》。文宗趁机以高官厚禄相诱,让二人担负起铲除宦官的重任。不久,李训成了宰相,郑注担任凤翔节度使,他们想用内外合势来消灭宦官。但是李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轻率采取了冒险行动。大和九年(835年)十月,唐文宗在紫袁殿举行早朝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宰相李训提议皇帝亲往礼拜上天以求国运。于是文宗皇帝来到含元殿暂驻,命宰相、中书、门下省官吏先往观看。众吏看后奏称,不似真正甘露。文宗再命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率领全体宦官前去察看真实,即刻回报。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内时,发现院内埋伏兵卒,迅速胁迫文宗回宫,当即派遣神策军大肆屠杀,参与其事的官吏如李训、王涯、舒元舆、王潘、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人,均先后遭到捕杀。当时郑注正按计划率兵赴长安,中途闻变返归凤翔,亦被监军宦官杀死。甘露之变后,由于官吏大批遭杀,朝臣空员极多,无人理事。宦官更加专横,皇帝更加受辱,文宗不久即含恨而死。

13.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阂和杨嗣复为首领的政治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和郑覃为首领的政治集团。牛党是通过进士科进人仕途的官僚集团,牛僧孺、李宗阂、杨嗣复三人都是进士出身,主张选用官员应通过科举考试,首先应看文采;李党是通过门荫进人仕途的官僚集团,李德裕、郑覃都出身于关东士族,都是宰相之子,主张按门第选用官吏,重视经学。两党互相轻视,互相倾轧,进行着激烈的门户之争。牛李党争总的来看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是非问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如何对待科举取士。李党主张废进士科,按门第取士。牛党则赞成科举制度,反对按门第取士。在这个问题上,牛党胜于李党,因为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也有弊病,但总比按门第取士要合理进步。二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李党重视统一,
主张以武力讨伐藩镇的叛乱。而牛党多主张对藩镇妥协姑息,只求平安无事,不求统一。在这个问题上,李党胜于牛党。因为藩镇割据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的生产、生活等,都有极大的危害。牛李党争从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宣宗时期,前后斗争数十年,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在文宗时期。武宗时,李党得势,牛党的首领被贬逐到岭南。宣宗时,牛党重新得势,李德裕被贬逐,死于崖州。至此,牛李党争才基本结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是唐后期政治的三个特点。三者互相交织,使政治日益败落,阶级矛盾加剧,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问答题:
9、简述唐朝宦官专权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其后果。
答:(1)唐朝初年,宦官人数不多,只负责宫廷内部事务,不与闻军政大事。唐玄宗时,宠信宦官高力士,四方所上表奏,都先经他审阅,再转呈玄宗,小事就由他处理,大事才由玄宗裁断。玄宗还派宦官出使或监军,甚至率兵出征。从此,宦官开始掌权。不过,当时宦官要听命于皇帝。唐肃宗时,宦官李辅国由于拥立有功,开始掌管禁军。唐代宗时期,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也先后掌管禁军,但直到此时宦官掌管禁军还未成为制度。唐德宗时,由于朱泚(zǐ)、李怀光等将领先后叛乱,统率禁军的朝臣无能,致使他认为文臣武将都不堪信赖,只有宦官最为可靠,于是设统率禁军的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都以宦官担任,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制度。肃宗时,曾让宦官李辅国宣传诏命,掌管四方文奏。代宗时,又设立执掌机要的枢密使,规定由宦官担任,于是宦官正式介入国家政事。两枢密使和掌管禁军的两中尉合称“四贵”,是最有权势的宦官,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军政大权。他们能够任免将帅,地方节度使也有不少出自贿赂中尉的禁军大将,各道和出征军队中也都有宦官监军,甚至皇帝的生杀废立,也由宦官决定。
(2)宦官专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政治方面,他们分帮结派,争权夺利,营私舞弊,以至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军事方面,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了朝廷对藩镇叛乱势力及边境进犯势力进行斗争的能力。经济方面,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宫市”强买货物,敲诈勒索。总之,宦官专权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10、试述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同时唐朝中央统治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为了求得暂时苟安,朝廷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犯,边境很多地方失陷。因此,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边防,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同时,为了维持统治,朝廷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流域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防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
唐朝中期藩镇分四种类型:①河朔型藩镇,公开与朝廷对抗;②中原型藩镇,是朝廷的主要军事力量;③边疆型藩镇,主要是为了防遏周边少数民族进攻;④东南型藩镇,是唐朝主要的经济来源。唐朝藩镇权力很大,往往不听命于朝廷,甚至自行任免官吏,自掌军队,自专刑赏,户口不报中央,赋税不交朝廷。
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成为唐朝严重的政治问题。藩镇割据期间,频繁的战争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朝廷能够控制的地盘日益缩小,只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阻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1、简述刘晏经济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答:唐朝中后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财政状况日趋窘迫。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朝廷决定进行以财政和赋税制度为主的改革。上元元年(760年),刘晏任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后又兼任转运、常平等使,进一步整顿财政。
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三:(1)进一步改革盐法,撤销非产盐区的盐官,只在产盐区设盐官,统购亭户生产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其运到各地出售。后来又取消州县加收的榷盐钱,禁止征收通过税,以保持盐价平稳,便于转运。这样,到代宗大历末年,盐税收人从初创时的六十万贯增加到六百余万贯,占财政收人的一半。
(2)整顿漕运。为了从江淮向关中漕运粮食,刘晏疏浚了运河,建造了坚固的漕船,并以盐税雇用船夫,不再在沿河州县征发丁役。另外,还继续使用行之有效的分段转输法。经此整顿后,不仅降低了漕运的运费,减少了损耗,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免除了沿河人民挽船的艰苦劳役。
(3)实行常平法,在各道设巡院,以勤廉干练者为知院官,让其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落,政府遇贵则卖,遇贱则买。同时还让其每旬每月上报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在丰收地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买粮食;在歉收地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卖粮食。这样就使政府能及时调整物价,稳定市场,政府也获得了大利。
另外,刘晏还提前筹划各地的蠲免、贩济事宜,减少了逃亡现象。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客观上都起了一些好作用。

12、简述唐朝与日本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隋唐时期,日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1)从隋朝时起,日本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到唐朝时达到高潮。唐代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十三次,另外还有未能成行及迎送使节的迎人唐使和送唐客使六次,共十九次,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其中有不少留学生、学问僧,他们长期在唐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深受唐朝影响,起初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记事。九世纪时出现的日文字母“平假名”、“片假名”就是根据汉字创制的。相传平假名是学问僧空海所创,片假名是留学生吉备真备所创。
(3}日本的城市建筑深受唐朝影响,平城京即仿唐长安修建。此外,中国的丝织品、瓷器、文具、文化典籍等大量输往日本,深受日本人民欢迎。同时,日本的彩帛、香药、珍宝等也输人中国,丰富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总体来看,唐代中国对日本在政治、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二十一章    隋唐时代的文化
名词解释:
巢元方    大运河    鉴真东渡    玄奘    《史通》    《通典》
14、巢元方:巢元方,隋代医学家,大业年间曾任太医博士,610年(大业六年)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其书列述各类病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详论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书中记有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是我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要成就。

15、大运河: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东方和南方的控制,决定修建洛阳以为东都。隋炀帝经常住在洛阳,将其作为东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在营建东都的同时,隋炀帝又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琢郡,南到余杭,分为四段: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南达江都人长江;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之京口,南通余杭;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琢郡。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余公里,是世界伟大工程之一。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的巩固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6.鉴真东渡:唐朝时,很多日本僧人来中国访学。相应地,很多中国僧人也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鉴真。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对律宗有很深的研究,曾经在扬州大明寺讲授律宗。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之请前往日本传授戒律,十多年间,五次东渡都失败了。754年,第六次东渡获得成功,此时鉴真双目已失明,年近七旬。鉴真除在日本传授戒律外,还将大量佛教经典、建筑技术、雕塑艺术以及医药书籍等传人日本,对日本的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他的徒弟们创建的,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藏有鉴真坐像,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

17.玄奘:唐朝时,佛教兴盛,很多僧人不满足于佛经的翻译,萌发了直接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学习佛教的热情,在这种思想激励下,很多僧人踏上取经之路,其中玄奘是最著名的一位。玄奘,俗姓陈,河南缑氏人,很小的时候就剃度出家。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今新疆、中亚各国,历尽磨难,终于到达了今天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玄奘游学十九年,走遍了五天竺,遍访名师。他在当时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等地研习佛学,成为极少数精通三藏的佛教徒,获得很高的声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返回长安,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此后二十多年时间内,玄奘先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同时,他又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旅途所见所闻一百多国的历史和地理等,成为研究中古时代中西交通和中亚、南亚以及西亚部分地区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18、《史通》:《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字子玄,唐朝彭城人。刘知几用毕生精力研究历史,在711年写成《史通》。全书凡二十卷,分内、外两部分,前十卷为内篇,三十九篇,现存三十六篇,后十卷为外篇,凡十三篇,全书共计现存四十九篇,此书为作者数十年史学研究的结晶,是开创性的史评专著。书中以史评为中心,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史官源流、史书体裁、史学方法、史家修养、史料鉴别以及修史语言文字等,对前代史书编写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论,见解中肯,多所贡献。在书中,刘知几批评了史学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论观点,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还反对是古非今的观点。对于史家和写史,刘知几提出著名的才、学、识史学“三长”论,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19.《通典》:玄宗开元末年,刘秩曾搜罗资料,编过一部类记历代典制沿革的《政典》。杜佑在《政典》的基础上,参究历代史志,增其类例,扩其内容,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于贞元十七年(801年)编定《通典》。((通典》全书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下属子目一千五百八十四。每目之下按朝代顺序记述了上古至唐代宗年间的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其中有关唐代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这种编写体例直接影响着后代同类著作的编写。杜佑将全书九门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把经济、选才放在首要位置,这是他的卓识。《通典》取材广博、史料丰富,有些记载和他书不同,为探讨唐代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线索。此书还保存了一些佚书的部分内容,极有价值。《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

问答题:
13、简述唐代道教的发展情况
答:道教形成于东汉,以老子李耳为教祖。唐朝皇帝以与老子同姓为由,大力提倡道教,其目的是给唐朝政权加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以利于他们的统治。唐太宗规定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称帝时,利用佛教《大云经》,宣传女人也可以当皇帝,遂规定佛教居道教之上。唐睿宗时,又规定两教地位平等。唐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他声称曾梦见老子,让人画老子像颁行天下,并令王公百官皆习《老子》等道家典籍,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当时两京长安、洛阳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各地道观曾多达一千九百余所。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颇为盛行,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宠信,不少文人如李白、贺知章等人都崇信道教。
但是由于道教教义中的哲理不如佛教丰富,而且道教大多是讲炼丹服食,求长生不死,这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空闲时间,一般人民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影响不如佛教大。

14、简述唐代除佛道以外其他宗教的发展概况
答:唐代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朝廷开放的宗教政策,国内除了原有的佛、道二教有很大发展外,还有一些国外的宗教在这时也传入中国。
(1)伊斯兰教是七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唐代主要由大食的使臣、商人传入中国,在长安、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均有信徒。唐中叶以后,传布益广。
(2)祆(xiān)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中国名称,约在前七至前六世纪,始创于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早期流行于中亚、西亚。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亦称火袄教、拜火教。该教认为,宇宙间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恶神互斗,以火代表善神而加以崇拜。当时在长安、洛阳、凉州、沙州等地都建有该教寺庙,信奉者为来唐的波斯及中亚其他地区商人。未在中国人中传布,后渐失传。
(3)摩尼教是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所创,约于唐前期传入中国,也叫作明教。该教宣传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是善的本原,黑暗是恶的本原,人应助明斗暗。教徒应制欲,不食肉,不饮酒,不杀生。摩尼教在长安、荆州、扬州、洪州有寺,在民间逐渐传播。
(4)景教即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五世纪前期,兴盛于中亚、西亚。唐贞观九年(635年),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人中国传教,改教名为景教,并在长安等地建礼拜寺,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建中二年(781年),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景教在唐代传播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此教在唐后期逐渐失传。

15、简析“会昌灭佛”。
答:唐朝时期,佛教兴盛,寺院遍布全国,僧尼锦衣玉食,寺院占有大片土地,并享受不向国家纳税的特权,随着寺院势力的膨胀,僧尼的不法行为越来越猖撅,严重影响了唐朝的财政收人和政治统治。鉴于这种情况,唐武宗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这个事件使佛教一度遭受到严重打击,因唐武宗年号会昌,故史称“会昌灭佛”,佛教徒又称之为“会昌法难”。武宗灭佛与之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和后来的后周世宗灭佛并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会昌二年(842年),武宗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旬者尽皆还俗,行咒术、妖术等者同禁,私人财产全部充人两税徭役,当时仅长安一地就有近四千人还俗。会昌四年七月,朝廷又下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赐额的寺院、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立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抵、奴婢、财产之数。四月,下敕灭佛。规定西京长安只能保留四座寺庙,每寺留僧十人,东京洛阳留二寺,其余节度使的治州共三十四州留一寺。其他寺庙全部摧毁,僧尼皆还俗,所有废寺中铜铸的佛像、钟磬全部销熔铸钱,铁铸的交本州销铸为农具。
“会昌灭佛”是唐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抑制佛教发展的一个实例,对增加唐王朝的财政收人,打击藩镇割据,平定泽潞刘稹起了重要作用。会昌六年,武宗驾崩,笃信佛教的唐宣宗即位,宣宗即位后即废止了灭佛政策。但经过这次灭佛,佛教由极盛而走向衰微。

16、简评韩愈的思想。
答: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朝时,佛教兴盛,儒学地位一度受到佛教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韩愈极力维护儒学的地位,反对佛教和道教学说。
(1)编造道统说,为北宋理学勃兴奠定了基础。韩愈仿效佛教编造了儒学道统,他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说成是天命圣人,宣称圣人之间也有一个传道的系统,就像佛教有传法的法统一般。韩愈宣称,道统到了孟子之后就断了,现在要由他来继承。韩愈编造的这个儒家道统,进入宋朝后,被理学家接受,经过改造后成为理学家推崇的道统。
(2)韩愈主张天命论,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贵贱祸福都取决于天的意志,人对天只能随顺敬畏,不可以人力改变天命。
(3)韩愈继承董仲舒性三品说,把人性分成上中下三品,他认为上品的人生下来就能按照礼仪做事,中品的人经过修身养性后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下品的人天生劣性,只有通过强制手段才能让他们做到。

•    第二十二章     辽在北方的兴起及其南向运动

名词解释:
南北面官    头下军州    高粱河之战    澶渊之盟
20、南北面官:随着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朝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民族的事务,本着“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北面官制,即辽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处理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辽国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向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王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所以叫北面官。辽太宗得到十六州之后,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管理机构,管理汉族人事务,由于办公的营帐在辽国王大帐的南面,所以称为南面官。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担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他们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

21.头下军州:辽朝地方行政组织中,存在一种“头下军州”,系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设置的。头下军州分三等,只有亲王、国舅、公主的头下军州可以建筑城郭,其余的头下军州只是一些寨堡和农庄、牧场。最大的一个头下军州约有一万户,一般的头下军州只有一两千户或两三千户。头下军州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既依附于领主,又隶属于朝廷的二重性。城市里商税,除酒税交给辽政府外,其他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头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以外,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头下军州的属户,多数是称为部曲的依附农民和依附牧民,少数是奴隶。头下部曲既纳课于领主,又输租于朝廷,所以他们又号称二税户。大的头下军州领主有私甲,但是由朝廷统一调度。澶渊之盟前,头下军州较多。其后,战争减少,俘虏来源减少,很难再用掳掠的人口来增置头下军州,因之其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

22.高梁河之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六月,宋太宗灭北汉后,在事先毫无思想和军事准备的情况下,不顾宋军数月的艰苦攻战,士卒疲乏,战胜后又未获得例行的赏赐,士气松懈,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强令转兵东进,企图乘战胜之威,立即攻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只有崔翰认为时不可失。宋太宗亲率大军伐辽,一路势如破竹,进围幽州。但宋军将士倦怠厌战,故屡攻不克。辽景宗乘机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各率所部骑兵救援。七月初六,耶律沙部与宋军战于高梁河畔,败退,宋军乘胜尾追。时近黄昏,耶律休哥率大军从间道驰至,宋军无备,停止追击,速于高梁河畔列阵。未几,耶律休哥部在耶律斜较部配合下,左右夹攻,耶律学古部亦出城参战,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败,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南逃,辽军追至琢州而止。高梁河之战,宋军失利,对以后与辽作战造成了不利影响。

23、澶渊之盟: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北宋统治者失去了收复幽云诸州的信心,从此对契丹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契丹军队则不断南侵。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围攻定州。宋朝君臣大惊,有的大臣建议真宗南逃,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请真宗北上“亲征”,以鼓舞士气,打退辽兵。真宗勉强于十一月率众亲征。这时,契丹军队已到黄河北岸,宋军迎至擅州,与契丹军队对垒。宋前军用伏弩射死在阵前视察地形的契丹统帅萧挞览,大挫契丹军队锐气。宋真宗登上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契丹恐惧,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议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纳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边境维持旧状,仍以白沟为界。史称此议为“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

问答题
17、简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答: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出身契丹贵族家庭。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继承了本部夷离堇后,率军对邻近各部进行征讨,连破室韦、渤海、奚、女真等部,实力大增。唐天佑二年(905年),耶律阿保机率领骑兵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会盟于云州,并与李结为异姓兄弟,共同进攻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俘获甚众,既增强了经济实力,又获得了汉人韩延徽、康默记、卢文进、韩知古等有才能的人,帮助契丹建立各项制度,学习利用汉人的生产技术,对加速契丹的封建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耶律阿保机取代了遥辇氏痕德堇可汗,被推举为天皇帝。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二月,自立为皇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下令造文字,定法令,设置官属。辽神册五年(920年)正月,始制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六年,制定《决狱法》。天赞元年(922年),南攻蓟北州县,败河东节度使李存勖。五年(926年),攻忽汗城,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国,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至此,契丹的势力西达甘州,西北抵鄂尔浑河,东至渤海,南临燕云。在东征凯旋途中,阿保机病死于扶余城西南,时年53岁。阿保机在契丹族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

18、简评后周世宗的改革
答:后周世宗继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
(1)经济上,鼓励开荒,将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减轻租税,免收人民以前所欠两税,并取消了两税外的苛捐杂税和摇役。周世宗重视水利兴修,他恢复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修固黄河河堤,还疏浚汴河南段及山阳渎,重新沟通从黄河到长江的水道,疏蔡河,使开封水道南达寿州。山东、江淮的粮、货物都可从水道直达京城,促进了开封的繁荣。
(2)抑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显德二年(955年),下令废除没有敕赐寺额的寺院,令大批僧侣还俗,禁止私度僧尼。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因此增加了后周的劳动力,还没收了寺院大批土地。周世宗下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不仅打击了佛教,而且国家铸钱,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
(3)军事上,周世宗整顿了军队纪律,治理了骄兵悍将。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即位不久,北汉勾结契丹进犯,周世宗亲率大军抗击,取得“高平之战”的胜利。然后,精简军队,严格训练,这样,中央禁军有足够力量控制地方藩镇。
(4)刑法上力求公正,周世宗命人编修《大周刑统》,颁行全国,禁止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周世宗留心政事,要求臣下谏言得失。他扩建开封,代替长安、洛阳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国力强盛,为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    第二十五章     西夏及其与宋、辽、金的关系

19、简评元昊
答:西夏的建立者李元昊是党项族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通晓佛学和蕃、汉文字,熟悉中原王朝的法律、制度,又擅长绘画和创制器物,注意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并多方争取宋朝境内失意的汉族知识分子为他所用。
元昊所立制度,基本上仿照宋制。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和监察。还有农田司、群牧司、文思院等机构,分掌庶政。官员则由党项贵族和汉人分别担任,另有一些官职专授党项人。中央还设置“蕃学”和“汉学”,分别选蕃汉官吏子弟人学,以科举取士。地方上亦同宋制,设府、州。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每二丁取正军一人。元昊还仿汉字形体,创造西夏文字,通令党项各部使用。可见这时的党项一方面在努力吸收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创造本族文化。
元昊为人能征善战,在位期间,连续向吐蕃、回鹘进攻,先后占据了瓜州、沙州、肃州,解除了西夏的后顾之忧,大大扩展了疆土。1038年(宝元元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第二十六章     金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猛安谋克    海上之盟    靖康之变
24、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早在女真族发展初期,猛安谋克即作为部落和氏族组织而存在。诸部落民众没有其他徭役,全体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平时生产,战时应征,兵器干粮自备。猛安谋克的人数本无定制,阿骨打起兵反辽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随着金领土的不断扩展,大量的猛安谋克户作为屯田军南迁今华北地区,与当地居民杂处,按人口分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女真族的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猛安谋克制度也逐渐遭到破坏。

25.海上之盟:辽朝末年统治腐朽,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屡败辽兵。宋徽宗等人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1118年,徽宗派使自登州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往来频繁。宣和二年(1120年),北宋派使赴金约盟,双方议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送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等地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这就是所谓“海上之盟”。结果宋攻辽失败,遂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金才答应交还燕京等地。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海上之盟沦为一场空。

26、靖康之变:金统治者从北宋对辽的作战失败和收复燕云的交涉中,深知北宋政权的腐朽、虚弱,遂生灭宋之心。宣和七年(1125年)灭辽后,金即分兵东、西两路南下。东路军由斡离不率领,从平州向西南攻燕京;西路军由粘罕率领,从云中南下攻太原,两路军准备在开封会师。西路军在太原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不得前进。东路军则因宋的燕京守将郭药师投降并做向导,得以顺利南进。宋徽宗急令各地军队勤王,并禅位给其子赵桓。赵桓即位,以次年(1126年)为靖康元年。十二月底,金东路军连下相州、浚州,抵黄河北岸。守河宋军不战自溃,金军顺利过河,宋徽宗南逃镇江。钦宗也想逃跑,被主战大臣李纲等劝阻,勉强留下。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围开封,李纲主持开封防务,率领全城军民挫败了斡离不一举破开封灭宋的企图。可是宋钦宗和李邦彦、张邦昌等投降派极力主张求和。金军乘机提出苛刻条件:要北宋向金输纳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绢帛一百万匹,马骡驴一万头;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以亲王、宰相为人质,送金兵渡河北还。钦宗对此一一答应,并立即下令东京城内大肆搜集金银,以送给金军。还把主战派主要人物李纲等解职。这种投降行为激起了开封军民的愤怒,太学生陈东等率太学生千余人伏IOA上书,申明李纲无罪,不当罢官。钦宗迫于压力又恢复了李纲等人的职务。这时各地援兵已临近开封。斡离不感到形势不利,即匆忙北撤。粘罕久攻太原不下,知斡离不北还,也率军退回云中。金军走后,钦宗腐朽依旧。徽宗也回到开封。他们重用投降派,贬李纲出京,遣回各路勤王之师,抗金之事亦无人过问。金军北归不久,复又南下。东路军仍由斡离不率领,先破真定,靖康元年十一月渡黄河,直抵开封城下。西路军仍由粘罕率领,继续围攻太原。太原城破,西路军亦南下渡过黄河,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城下。在此紧急关头,钦宗无计可施,听信妖人郭京之言用“六甲法”退敌兵。宋军大败,开封为金军占领。靖康二年(1127年)初,金军在开封城内外大肆N掠焚杀,并将徽宗、钦宗二帝扣留。三月,金立张邦昌为帝,国号楚,作为傀儡。四月,金掳徽、钦二帝,后妃、宗室、大臣三千余人及其所掠大量金银财宝、器物等北归。史称此事为“靖康之变”。至此,北宋灭亡。

•    第二十四章     北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名词解释:
陈桥兵变    主户客户    元祐更化    花石纲    交子
27、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并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为义社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传言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I1L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不久,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28、主户、客户:宋代为了征取赋税方便,并控制户口,把全国居民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指占有土地并承担赋役的户,官户与形势户亦包含在内。客户指住在农村,不占有土地,租种土地耕种的户。主户约占全宋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其余则为客户。

29、元佑更化:王安石变法期间,变法派与反对派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元丰八年(1085年),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年幼的太子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哲宗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等守旧派,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学校停止使用王安石的《三经新义》,重新编纂《神宗实录》。此外,还将神宗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米脂、安疆、浮图、葭芦等四寨送还西夏。在打击原变法派的同时,反变法派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互相争斗,根本无暇顾及朝政,几年的更化结果,将国家通过变法积蓄的钱财耗散殆尽,因为这一事件发生在元佑年间,史称“元佑更化”。

30、花石纲: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宋徽宗赵估极端腐败,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命朱勔密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便派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而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凡是应奉局看中的什物,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造成极大危害,前后延续二十多年,而以政和年间(1111-1117)为最盛。朱勔一伙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给东南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成为方腊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31、交子:交子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北宋四川起义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地区一向使用铁钱,随着经济的发展,笨重的铁钱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的商业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初年,成都市场上出现所谓“交子铺”并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真宗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并作了暗记。收到某人多少钱,就在交子上登记数目。使用交子的人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每千钱要扣除百分之三作为佣金。交子携带方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很受欢迎。后来发行交子的十六家富户发生矛盾,交子一度废罢。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由官府发行,以铁钱作币值本位。面额自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交子发行原有定额,每两年整为一届,到期造新换旧,严禁民间私造。神宗时,规定交子一次印行可行用两届,发行额相应增长一倍,交子开始贬值。宋哲宗时,无限制地增印,交子贬值更厉害。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不断贬值,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陕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发行过两淮交子。

问答题:
20、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君臣总结唐末五代君弱臣强、政权屡更的教训,在权、兵、钱、法等几个方面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宋初中央政权在形式上大致沿袭唐朝制度,但实际上省、台、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宰相也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置谏官,谏官常常与台官一道,弹劾宰执、大臣,使相权进一步受到牵制。在地方上,有道、路,各路一般设置四司:安抚使司,掌一路兵民之事,简称“帅司”;转运使司,掌一路财赋,简称“漕司”;提点刑狱司,掌一路刑狱,简称“宪司”;提举常平司,掌一路常平仓、义仓、赈灾事,简称“仓司”。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其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等。又设立州通判一职,用以监视知州。这样,宋朝中央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另外,宋朝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节度使兼管其他州、军的做法,一般节度使除管所在的大藩府外,不再兼领支郡。这就大大减少了地方武装割据的可能。
(2)军事制度。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撤消殿前都点检。不久,又迫使原禁军高级将领交出兵权,并取消了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三使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权。枢密院能调兵遣将,却不能直接统兵。从而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军队实行“更戍法”,驻地几年一变,统兵将领也随之更换。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宋朝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部署兵力,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3)财政与司法制度。宋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建立起由中央控制的财政制度。其后,又逐步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的财权大大削弱。
(4)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
总之,宋朝初年,通过上述各种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北宋过分集权,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政权过分集中,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军权过分集中,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武装力量薄弱,不堪一击。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1、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哪里?
答: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下,首先在农业土,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秧马”和“踏犁”,前者是插秧机械,后者是以人力推动的翻地工具。水利建设成就显著,江浙一带形成了灌溉网。作物品种进行了南北交流,占城稻传入江淮流域,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出现了菜农、茶农、果农等专业户。人口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人口超过了1亿,垦田达7-7.5亿亩。
其次,工商业发展较快,矿冶业、选船业、制瓷业都有空前的进步。北宋的金属产量居世界第一,造船、航海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制瓷业中形成了四大名窑系列,尤以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进步,大城市不断出现,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在北宋时多达46个。城市中出现了夜市、早市,农村中出现了草市、墟市。商业发展带动了货币铸造与流通加快,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铸币量超过唐代几十倍。宋真宗初年,四川地区又出现了“交子”这种纸币。以上均说明,宋代社会经济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22、概述北宋榷场贸易
答:宋太宗时期,宋辽间就已设置榷场,不久即因宋辽战争而罢。澶渊之盟后,宋辽主要有宋境的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河北四榷场,以及辽境的新城榷场。宋夏之间,先于景德四年(1007年)在保安军置榷场互市,后来又在镇戎军等地置榷场。在宋仁宗、宋神宗等朝,都曾因战争而一度废罢。宋金之间先后在宋境的盱眙军、光州、安丰军花靥镇、枣阳军以及金境的泗州、寿州、蔡州、唐州等地置立榷场。
榷场贸易中,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药之类。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优先贸易权。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人。还有官牙人评定货色等级,收取牙税。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也有严格规定,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黄、箭笥之类军用物资,一般严禁出境。
虽然当时民间走私贸易活跃,榷场贸易仍是不同政权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榷场贸易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

2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及内容是什么?效果如何?
答: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北宋中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官僚机构膨胀,养兵政策造成冗兵,官费、军费开支过大,军队素质低下,财政入不敷出。加之对辽和约、对西夏和约中都将对他们支付岁币银两和绢帛,财政亏空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北宋政府加大对人民的搜括,人民负担沉重,加上地主官僚兼并土地,各地人民起义蜂起,这是王安石改革的背景之一。此外,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求改革,以维护宋朝统治,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全面改革,但遭保守派强烈反对,新政夭折。一段时间之后,朝中改革呼声再起,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富国理财为中心的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免行法和方田均税法;以强兵为目的的将兵法、保甲法和保马法。均输法即设发运使征购物资,控制物价;青苗法即春天政府货钱、种子给农民,秋天还贷,政府收本加利;农田水利法是广修水利,发展生产;免役法也称募役法,不当差之户要出“助役钱”;免行法即令商铺交纳免行钱;市易法是以官钱为本收购滞销商品,同时向商人出贷获利;方田
均税法即丈量土地、重订税额。将兵法是指让将训练其兵;保甲法即令乡民10家一保,五保为一大保,两丁人家出一人为保丁,训练、巡查,维护治安;保马法即由民间养马,节开支。此外,王安石还设军器监、整顿学校、改革科举选官等。使变法有配套措施作保证。
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新法推行后效果较好,有些法则后果不佳。效果好的方面是开辟了财源,增加了政府收入,暂时解决了财政危机。由于新法触及了多数官僚地主的利益,免役法、青苗法、免行法等难以推行。方田均税法在执行过程中扰民严重,执行的官吏故意破坏,效果最差。农田水利法实施后,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王安石的新法在宋神宗死后,被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全部废除了。

第二十七章    南宋的抗金、抗元战争
第二十八章    两宋时代的区域性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

名词解释:
郾城大捷    会子
32、郾城大捷:顺昌大捷之后,南宋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挥师北上,收复了大片土地,形成钳击东京金军主力的态势。尔后,岳飞集主力于颖昌地区,自率轻骑驻守郾城。金都元帅完颜宗弼得悉岳飞率军挺进中原,决定诱岳飞孤军深人,然后集中主力予以歼灭。岳飞将计就计,向金军挑战。完颜宗弼率军直趋郾城,以精骑“拐子马”布列两翼。岳飞以步卒迎战金军精骑,命士卒以麻扎刀、大斧砍其马足,杀伤甚众。部将杨再兴等率骑突阵,斩杀金军近百人,宗弼几被擒,双方激战半日,岳飞军重创金军“拐子马”。宗弼见精锐被歼,又于初十增兵郾城北五里店,准备再战。岳飞部将王纲带领五十骑侦察敌情,突人敌阵,斩其裨将。岳飞乘势出击,经三天激战,再败完颜宗弼,取得郾城大捷。郾城大捷,歼灭了这一地区的大批金兵,给金方以沉重打击,创造了收复中原的有利条件。

33、会子:南宋时发行的一种纸币。南宋为了应付军事开支,大力发行纸币,会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会子初期只是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后发展成兼有流通手段职能的铜钱兑换券。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朝廷设置行在会子务,规范了会子发行。会子之法与四川钱引法大同而小异,但财政的困难使得南宋不久便破坏了自己制订的会子的兑界和界额,会子恶性膨胀,成为困扰南宋财政的一大弊端。

第二十九章    两宋时期的学术、文化、科学

鹅湖之会    《通鉴纪事本末》    《通志》    宋代四部类书     《营造法式》
宋代金石学
34、鹅湖之会: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辩论中,朱熹把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而陆九渊则把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人固有的本心。朱熹主张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工作,而陆九渊则认为朱熹的方法太琐碎。其实,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只是理学内部的分歧。

35、《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袁枢开创的纪事本末体修史的代表作。袁枢,南宋初人。他认为纪传体史书叙事零乱,一事往往重见于数篇,不辨主次;编年体史书述事断断续续,不成系统,于是创“纪事本末体”。将《资治通鉴》一书打散改组,将其中同一或相关内容辑在一起,共辑出二百三十九篇,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每篇有首有尾,按时间排列,编成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袁枢撰写《通鉴纪事本末》,为历史编纂学开创了新途径。

36、.《通志》:((通志》,郑樵撰。郑樵,南宋末人。他一生不仕,研读四十年,著成
此书,共二百卷。此书以记述典章制度为主,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其中“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尤以“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史料价值极高。六书讲文字,七音讲语言,更是郑樵的首创。此书为典志体史书的代表作之一。但郑樵编写《通志》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名教,维护封建正统。

37.宋代四部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百科全书,类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分类,而在于它保存了大量已经失传的古籍资料,对于后人辑佚和校勘古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类书方面,北宋政府组织人力,编纂了几部大书,即百科性质的《太平御览》一千卷,小说汇编的《太平广记》五百卷,文章总集的《文苑英华》一千卷,政事历史的《册府元龟》一千卷,号称宋代四部类书,今均完整存在。

38、《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郑州人李诫完成的建筑学著作。李诫,字明仲,在将作监供职十多年,主持营建了不少大型土木工程。他结合三十多年的实践,在北宋初年著名的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完成了《营造法式》一书。全书三十四卷,分名例、制度、限料例、图样四部分,几乎包括了当时建筑工程以及和建筑有关的各个方面。书中对于宋代以前各种木结构建筑部件的大小尺寸,都给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数据。《营造法式》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北宋建筑的技术、科学、艺术风格,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筑业劳动组合、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39、宋代金石学: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在史学领域中开辟的一个新园地。从西汉开始,已有人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但没有形成一门学科。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宋代金石学因此兴盛,主要成就体现在对古器物拓本的搜集,对古器物的鉴定及金石文字的考释,利用古器物及金石文字考订历史等方面。宋代金石学的主要著作有《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式法帖》、《集古录》、《金石录》等,宋代金石学对于史籍的考订提供了新的资料。

24、试评朱熹的哲学思想
答:朱熹,南宋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成为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1)朱熹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既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又是事物的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2)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朱熹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
(3)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在元明清三代,朱熹的哲学思想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25、简述宋代理学的发展情况
答:理学是儒学在宋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儒家思想以后产生的新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的官方哲学。唐朝时儒学衰微,引起儒学内部的反思。北宋建立后,随着儒家批判并融合佛、道思想过程的展开,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想逐渐形成,当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各自形成学派,从不同方面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南宋建立后,理学思想逐渐成熟,理学到朱熹最终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并受到官方的认可,成为官方哲学。

元代复习题
名词解释:
行省制度    达鲁花赤    怯薛   四等人制    《文献通考》    元曲
40、行省制度:元代实施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元朝初年,仿照金朝在中央设置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尚书省作为其派出机构,设官与尚书省略同。后来,尚书省改为中书省,行尚书省也改为行中书省,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到元成宗大德年间,全国除大都附近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划为“腹里”,直属中书省之外,共划分为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最高长官一般称平章政事,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行省制度是我国区划建制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41、达鲁花赤:达鲁花赤为蒙古和元朝的官名,即执事官的意思。蒙古贵族征服许多民族和国家,为便于统治,在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委托当地统治阶级中的人物协助治理,再派出达鲁花赤监督,地位高于当地官员,并掌握最后的裁定权,以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元朝建立后,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虽然品秩与路总管、府州县令尹相同,但实权大于这些官员。达鲁花赤品秩最高曾为正二品(大都、上都达鲁花赤,后降为正三品)。品秩最低的是路、府治所的录事司达鲁花赤,为正八品,在重要地方和军队还设有副达鲁花赤。至元二年(1265年),元朝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充任。之后,汉人任达鲁花赤的,都解除官职。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达鲁花赤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42、怯薛:怯薛是护卫的意思。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后,下令在蒙古各部贵族子弟及“白身人”(自由民)中挑选有技能、身强体壮者,组成一支一万人的怯薛,即禁卫军。这支队伍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殿帐周围,由四个亲信的那可儿任怯薛长,轮流值班。怯薛逐渐成为蒙古军的精锐,也成为对地方加强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蒙古国建立后,正式建立怯薛制度,组建一支一万人的大汗护卫军,平日担任大汗的警卫,战时则为先锋,甚至负责大汗的衣食住行等事务。元朝建立后,怯薛军事上的职能逐渐被侍卫亲军取代,行政职能则逐渐被新建立的政务、监察机构代替。怯薛演化为一种荣誉职位,但作为统治者的亲信,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世家子弟通过担任怯薛取得大汗赏识,可以得到高官厚禄。

43、四等人制:元朝实行的一种民族等级政策。元朝建立后,蒙古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维护对人口远远超过本族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分被统治民众为四等,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指原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元朝规定四等人的地位、待遇是不平等的,表现在任职、科举、刑律、军事防制等方面。四等人制的实行,也使得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44、《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的著作。马端临(1254一1323),字贵舆,饶州乐平人。马端临编写《文献通考》大约耗时二十余年。《文献通考》仿《通典》的体例,是一部着重叙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分类通史。《文献通考》全书分为二十四门,三百四十八卷。其中从《经籍》到《物异》等五门是《通典》所没有的,另外十九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其内容源起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和内容来看,可以说是《通典》的扩大与续作,尤其是中唐以前部分,是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成果,宋代部分最为明显,因为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端临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收集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宋史》没有的,因此《文献通考》的史料价值极大。

45、元曲: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主流。主要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类。杂剧是宋元时期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流传下来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是在多个民族艺术形式融合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一般每剧分为四折,每折前往往有简单的相关内容的交代,剧中角色有末、旦、净、杂等,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都有著名杂剧流传,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套数两种,是元曲中近似杂剧的曲牌但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近乎民歌。元朝人编集的散曲总集主要有:《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新声》等。元曲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的成就都是空前的。

问答题:
26、简述元朝统一的意义
答:(1)元朝的大统一使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元朝时,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十分紧密,为以后各朝代基本上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元朝的大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3)元朝的大统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元朝的大统一还大大加强了中外交流,密切了中外关系。

27、元朝在我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方面有哪些贡献?
答:元朝在我国疆域的形成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将吐蕃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为我国版图的奠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2)自秦汉以来历朝所确立的一些羁縻统治区域被元朝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实施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3)在治边的过程中,元朝不断向边疆或中原地区发展屯戍,或移民实边,推动了民族杂居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团结局面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

28、简述元代治理边疆的措施。
答:元代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施有效统治,元代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1)在西夏故地设甘肃行省,辖今甘肃、宁夏,这一地区从中亚、阿拉伯、波斯来的人定居者较多,称为“回回”,后来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独立的回族。
(2)唐宋时期云南一带的南诏、大理是独立的政权,只与内地有藩属关系。元初则设立了行省及路府州县,与内地的行政建制完全相同了。
(3)元初蒙古人与吐蕃人的交往,是由信奉喇嘛教引起的,窝阔台时西藏即归蒙古统管。忽必烈设宣政院,用吐蕃人、喇嘛教主八思巴为第一任长官。并把吐蕃设为前藏、后藏、阿里三部,十三个万户,朝廷任命万户长,征税,驻军。从此西藏成为中国的一个正式行政区域。
(4)元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以及附近岛屿,成为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这些边远行政机构的设立,使其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也加强了,尤其是元政府不断迁移中原人口实边,驻防军队,以及发配罪犯至边疆,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明代复习题
名词解释:
锦衣卫    三司    卫所制度    改土归流    “三言二拍”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永乐大典》
46、锦衣卫:锦衣卫是明初皇帝的侍卫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即吴王位时所设的拱卫司。为加强皇帝专权,洪武十五年设锦衣卫,置锦衣卫指挥使,以勋戚都督担任,作为皇帝的侍卫特务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严刑审问等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而直接奏请皇帝,成为皇帝的耳目爪牙,监视和镇压全国官吏和民众的工具。

47.三司:1376年(洪武九年),为削弱丞相和行中书省权力,明太祖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则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

48、卫所制度:明初开始,在军队的编制方面,自京都至府县,皆设立卫所,每卫五千六百人,设置卫指挥使统领;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指挥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指挥官称百户,依次下分并统辖,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指挥使司又分别归统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卫所制度是明初军队编制的一种新的发明,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性。

49、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明代开始在我国西南地区采取的一种有效的统治政策,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不同政策的一种方法。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裁撤原来的土司,由中央派出流官担任知府、知州、知县进行统治,称为“改土归流”,清代在西南地区继续贯彻并完善这一政策。“改土归流”对改善地方政治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开展文化交流,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50、“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白话短篇小说,原是艺人“说书”的话本,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到明末,一些文人对历代相传的话本进行编辑、加工,并模拟话本创作小说,又经过书商的大量刊印、售卖,白话小说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下层群众中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加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以及凌蒙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编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二拍”。“三言二拍”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表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爱情观点。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与宋元时期的话本相比较,“三言二拍”的描写更为细腻,并注重心理刻画,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三言二拍”既有精华,也含有糟粕,一些篇章中夹杂着色情描写、因果报应和封建说教等内容。

51、《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代表作,徐光启,字子先,别号玄息先生,上海县人,明末官僚。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接触西方科学。从此,热心于中西科学的融合,着力关注西方的数学、天文、火器、水利等方面的先进知识。《农政全书》即是他毕生从事生物学、农学试验和研究,搜集整理农学资料编著而成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集大成的著作。《农政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部分,共六十卷六十余万字。书中利用历代文献二百多种,同时,还以夹注或者评论的形式,介绍自己试验的新成果和看法。该书涉及范围很广,从政策、制度到农田水利、土壤肥料、选种、播种、果木嫁接、防治害虫、改良农具等生产发明和农学、植物学知识,到食品加工、纺织手工业等都有全面论述。为说明问题,书中还绘制了大量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农政全书》不仅总结了17世纪以前我国农业生产知识,而且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利》。

52、《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典籍中一部久负盛名的文献。作者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曾在江西、福建、安徽为官。明亡后,弃官回乡。《天工开物》一书刊于1637年(崇祯十年)。全书分为三卷十八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一百多幅详尽生动的插图。内容涵盖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竺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石灰、煤炭、硫黄、白砚的开采和烧制,榨油、制烛、造纸,五金开采及其冶炼,兵器火药的制造,朱墨、颜料、酒曲的生产,珠玉的采琢等等包罗万象。《天工开物》对原料的品种、产地、用量、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堪称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中记录了不少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53、《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明代编成的一部大型类书。1403年(永乐元年),明成祖命解缙等人纂修,1404年(永乐二年)书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1405年(永乐三年)重修,1410年(永乐八年)正式成书。该书依照《洪武正韵》韵目分列单字,在每一单字下,随类辑人有关著作,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达七八千种之多,共二万多卷。上自先秦,下至明初,可谓“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释、道、文学、平话、戏剧、工技、农艺、医卜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料。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改,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录人,因此所囊括典籍的文献价值极大。宋元以前的佚文典籍,多赖此书得以保存流传。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又移至北京故宫内存放。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誊写副本一部。正本不知毁于何时何地。副本原存北京皇史宬,后来不断散失,特别是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进人北京时焚烧劫掠,大部分被毁掉,一部分流散到国外。

问答题:
29、简述明初在行政机构方面的改革
答:明朝建国之初,在中央机构方面沿袭元制,中央设立中书省总理政务。中书省下置六部,六部尚书不过是丞相的属员,丞相大权独揽。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了,皇帝的权力更大了。朱元璋废除11相后,便设置殿(华盖殿、武英殿等)、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皆为正五品,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议机务,不过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仅承旨办事而已。
地方上,改行中书省为三司鼎立。洪武九年,朱元璋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地方上除布政司以外,又有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管军队,简称都司。三者合称为“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30、简述郑和下西洋及其意义
答:从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印度半岛到波斯湾,途经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郑和是世界航海家中的先导者,他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无与伦比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2)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随从郑和航行的马欢著有《赢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搓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记载了所经各国的情况,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郑和下西洋时绘有航海图,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材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3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答:背景:明朝中后期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
(1)首辅权重,内阁各派系倾轧纷争。“大礼仪”事件后,内阁中更是党派倾轧、危机四伏。
(2)宦官专权,永乐以后,宦官日益受到重用,介人到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甚至开始掌军。
(3}土地兼并严重,皇帝带头兼并土地,赋役制度混乱,地租加重,财政危机加深。边防残破、军屯遭到破坏。流民问题严重,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的历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严重,地主阶级当权派中已有人意识到再也不能因循苟且下去了,必须对统治政策做一些变革。张居正改革应运而生。
措施:(1)整顿吏治,整顿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明初定制,六部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张居正行考成法加强了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力争排除宦官干扰,从组织机构上保证新法畅通。这种由三个机构互相监督,定期审核各级官僚政绩以定赏罚的做法,有力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2}整伤边防,“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是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的指导方针。“内修守备”的重点是加强北边防务,张居正调抗楼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辽东。
(3)兴修水利,明朝的财赋供应地主要在江南,南粮北运,以漕运为便。但是,自正统以后,黄河屡屡溃决,给漕运带来了很大困难。张居正采纳了潘季驯的意见,治理黄河、淮河,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
(4)清丈土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着重点。

清代复习题
名词解释:
理藩院    军机处    《尼布楚条约》    《布连斯奇条约》    《恰克图条约》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乾嘉考据学派
54、理藩院:清朝设立的管理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其前身是崇德元年(1636年)清政权设置的蒙古衙门。崇德三年,蒙古衙门改称理藩院,归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年),理藩院设尚书、侍郎等职位,由满人和蒙古人担任,汉人不得担任,下设六司,分掌各事。顺治十八年,定官制同于六部,理藩院尚书也加人议政行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修定了《理藩院则例》,用法规明确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统治措施。此外,理藩院还派定期轮换的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的事务。清统治者利用理藩院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理藩院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隶属关系的加强,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5、.军机处:军机处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代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构。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因镇压西北叛乱的军务紧急,又因为内阁与宫廷之间有一段距离,雍正皇帝于是在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任用内阁中处事谨密者人值缮写机要。雍正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正式称为军机处。其后因为其便捷、保密等优点,在处理机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职权也越来越大,逐渐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凌驾于内阁之上。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选拔兼任,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的名  目有“军机处行走”或者“军机大臣上行走”,即人值办理军机的意思。军机处在形式上总是处于临时机构的状态,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而是称为“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只是按照皇帝的意志临时承旨办事而已。军机处的设置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56.《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沙俄在雅克萨之战中失败,同时因为国内问题重重,在清政府的建议下,同意通过谈判解决边界等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举行谈判。在中国政府作了某些让步的情况下,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尚未决,留待以后再议;俄国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立即拆除,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应全部迁回本土。等等。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维持了一百多年,在鸦片战争后才为帝俄所破坏。

57、《布连斯奇条约》:中俄双方于1727年8月31日签订的条约,是一个关于边界划分的初步约定,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中经恰克图附近的楚库河,西迄唐努乌梁海地区西北角的沙毕纳伊岭的边界走向,中间树立界碑,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国。《布连斯奇条约》和其后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使得沙俄把我国蒙古地区的众多领土划人了他们的版图。

58.《恰克图条约》:中俄双方于1728年6月25日签订的条约,共十一条。可以说是中俄之间关于边界等问题的一个总结果。在边界问题上,其内容与稍早的《布连斯奇条约》相同,除了中俄北部边界外,重新申明《尼布楚条约》中关于东部边界的乌第河地区仍然暂不划分的规定。其次,关于中俄通商,规定俄国商人每三年可以到北京一次,每次不超过两百人,买卖货物,俱不征税。除北京外,可以经常在恰克图、尼布楚两地进行边境贸易,也不征税。此外,条约还规定了俄国向中国派遣留学生,俄国在北京的俄罗斯馆内建造教堂、派教士等问题。通过《恰克图条约》,沙俄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沙俄的侵略势力从此进一步渗入中国。而其关于中俄边界的规定使得沙俄不能贸然违反条约的规定,对沙俄进一步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的野心起了某种遏制作用。

59、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顾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们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论点,比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严重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60、乾嘉考据学派:考据学即清代所谓汉学又称朴学,其内容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推广到其他书籍。以及由此形成的史料整理的专门问。清朝有宋学、汉学之争,宋学即理学,尊程朱,空谈性理;汉学即儒学,尊孔孟,主张经世致用。明清之际汉学派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理学家主观地解释经义,主张从小学入手,从字、音、义上考据阐发,从而兴起考据学,并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但稍后由于“文字狱”的兴起,思想钳制加强。清政府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斗争的视线,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研究现实社会问题已经不可能。考据学逐渐走上了寻章摘句、烦琐考证的路子,稍后于顾、黄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从阎、胡开始,逐渐形成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考据学派,称乾嘉考据学派。胡渭以后,乾嘉考据学派分为两派:以苏州元和人惠栋为首的吴派,主张信家法而尚古训,由于吴派墨守汉人的成说,比较保守,所以成就不大;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在治学上比较富有创见性,不拘泥于一家之言,认为汉学虽有师承,“有时亦傅会”,主张“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的考据方法,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考据学派在整理古籍方面有许多贡献,如惠栋的《古文尚书考》,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是训诂、校勘方面的代表作。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听《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等用考据方法整理古史的名著。乾嘉考据学派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问答题:
32、评价康熙皇帝
答: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即位时年仅八岁,由大臣辅政。亲政之后,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在对内对外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1)对内重视并发展农业生产,颁布命令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并颁布法令,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标准,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使清初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注意发展文化,开博学鸿儒科,广纳人才,建立明史馆,编纂《全唐诗》、《康熙字典》等书籍。建立了南书房。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他又提倡理学,屡兴“文字狱”。“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皇帝坚决予以平定。随后消灭了台湾郑氏割据政权,在台湾设府治,并派兵驻守,以加强海防,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在西北则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举行“多伦会盟”,加强了对蒙古地区以及中国北方、西北其他地区的管理。
(2)对外方面,康熙皇帝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派兵驱逐了盘踞在中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势力,并与沙俄订立《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总体来看,康熙皇帝巩固了清朝中央集权的统治,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康乾时期清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33、清初是怎样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而斗争的?
答:清初政治形势较为严峻,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积极的斗争,并取得较大成果。(1)清初,南方有“三藩”割据数省,拥兵自重。东南有郑成功后代据守台湾,孤悬海外。东北地区,沙俄侵略的魔爪伸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强修雅克萨和尼布楚城,以为侵略据点。在西北地区有淮噶尔部上层分子制造民族分裂。在西藏,廓尔喀(今尼泊尔)统治者在英国指使下,与西藏上层大农奴主勾结,在乾隆时期,曾两次入侵西藏。
(2)康熙执政时期,先后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镇压了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的分裂活动,粉碎了他们的分裂阴谋;在雅克萨城两次击败沙俄侵者,签订《尼布楚条约》,遏制了沙俄的入侵。
(3)从康熙以后,经过雍正、乾隆二朝,又平定了回部之乱,设伊犁将军等,西北的防务为之增强;设置驻藏大臣、击败廓尔喀入侵、颁行《钦定西藏章程》,稳固了对西藏的统治;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
总之,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重大斗争事件,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到乾隆时期,中国近代疆域的规模基本上奠定了。

34、简评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清统治者的盲目清高、妄自尊大的心理是“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方面来说,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性质决定了这种经济形态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从现实的社会环境来看,清代初为了防止沿海人民与郑成功反清力量联合威胁清朝统治,以及中期以后,资本主义殖民者的骚扰也使得清朝统治者顾虑重重,“闭关锁国”也就有了出台的可能。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保守、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封闭、阻碍了本国与国外的交往,使国家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导致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35、简述清初传教士在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中的主要贡献
答:(1)清朝前期,中国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有进一步的发展,清代来华的耶稣会士,曾把中国的“四书”等译为拉丁文加以刊行。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耶稣会士冯秉正把《通鉴目》译成法文,向欧洲传播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来华的传教士还通过书信和著作向本国广泛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历史、学术、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等,康熙帝也曾通过传教士将大量中国书籍先后赠送给法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华的耶稣会士李明等都赞叹圆明园建筑的雄伟、壮丽、丰富多彩,他们写回西欧的一些报道,引起了欧洲人的极大兴趣。
(2)在清代,由西方传人中国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火器等方面的知识是通过欧洲来华的传教士。康熙帝对西方的科技比较重视,对天文、水利兴趣尤浓,并对西方学者予以优厚待遇。康熙年间开始的全国地图的大测绘活动中,就有白晋、费隐等传教士参加。在钦天监中也长期有西方传教士供职,如长于天文、历法的西方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都曾主持过钦天监的工作,南怀仁还曾受命铸造火炮,并著有《神武图说》一书,详细讲解西方的造炮技术,受到了康熙帝的赞扬和赏赐。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教士洪若翰用“金鸡纳”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后,康熙帝开始重视西药,将“金鸡纳”作为御制圣药,赏赐给臣下。
(3)但是由于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传教士带来中国的,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并非都是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所传人和吸收的多是不连贯的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在主观上更只是把传播西学作为博取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信任以利其在中国推行传教的一种手段,不是出于纯文化交流的目的。当时中国的清政府对外部世界采取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愚昧政策,对于外来的西方科学文化,他们所乐于接受的也仅限于那些对巩固其封建统治有用的某些知识。因此在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时期,来华的传教士在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还是受到局限和阻碍的。

蓝鸽语言学习系统如何复制

上一篇

云南师范大学中古史(上)主观题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还没有评论